我不是一個酒量很好的人,但也不差就是了!
從前,我也曾滴酒不沾!
不懂得「酒」...哪裡美味了!?

但喝酒的契機是從大學教授的一句話開始。
當時教授告訴我們:女生可以不喜歡喝酒,但不可以不會喝酒,學會喝酒是為了避免自己遭到惡意灌醉,一個保護自己的方法。
於是...我開始學會喝酒...
然後...到了來日本以後~發現了「日本人喜歡喝酒」,不是沒有原因!

不管進到居酒屋還是餐廳,琳琅滿目的酒單總會讓你眼花撩亂。
當然日本酒百百種類,女生喜歡的調酒也會因應季節千變萬化好吸引人,紅酒白酒更不用多說了!
日本人有時常說:他們生性害羞...有時候不善言詞!所以在應酬場合中,因為酒精帶來的放鬆感,讓他們可以「以酒會友」。
而我也在成為日本企業中的一員後,有個熱愛喝酒的上司,歸功這些時不時的「飲み会」(甚至是一個星期有超過4天都在喝的訓練)
酒量確實進步不少!
不過比起酒量...應該說是自己開始喜歡「小酌」帶來的幸福感!

 

和朋友和同事一塊喝酒很稀鬆平常。
但一個人在店裡小酌...個人意識覺得需要一點「膽量」和「勇氣」

這時就會覺得日本有那種小酒館,店面小小的,只有吧檯座位,對「一個人」來說,是最佳選擇了!
為什麼是最佳選擇?

吧檯座位對「一個人」來說不多不少剛剛好。

而同樣隔壁座位是「一個人」的機率也相對提高。


你是一個人,別人也是一個人營造出無形的「安全感」,會讓單獨喝酒的這個行為變得很理所當然!(笑)
再來就是,因為這樣的空間,你有機會結交「一夜朋友」(不是一夜情喔~別想歪了!嘿嘿)


所以當你有時候需要「一個人的喝酒空間」和想和完全不認識的「陌生人」來點交流時...
來這就對了!

這陣子每天上班都會路過一家小酒館
招牌總是深深吸引我的注意,因為它標榜著炸串和紅酒的搭配,感覺有點稀奇。
不過每到晚上營業時間,我下班經過時,或許還不到「開喝時間」,所以常常路過撇見...尚未客人上門時...
自己也不知道成為「第一個」,是不是個正確抉擇。

 

某天因為內心無法傾吐...發洩不出來的鬱悶席捲而來。
讓我鼓起勇氣,走進店裡,成為當晚「第一個」上門的客人!
帶有點緊張的心情,和老闆聊起天後~幾句簡單對話讓我放鬆了不少。

就這樣一邊吃著「主廚推薦」的美味炸串,讓紅酒順口滑進嘴裡。
兩相搭配...比想像中還有完美的結合!
真不虧是「美食」帶來的瞬間幸福...讓我短暫揮別黑暗情緒,食慾大開!
(不難理解,為什麼人壓力大的時候,會想要靠吃來發洩了...真的有莫名的爽感XD)

大約半小時後...另一個客人現身!
老闆立刻呼喊對方名字,兩人互相打了聲招呼。
看起來是老主顧了...我心裡這麼想著~同時也向對方點頭示意,頭髮略白的日本歐吉桑也友善回禮。

接著也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大概是從知道我是在附近工作的台灣人後吧?
老闆、歐吉桑和我三人便很自然地聊了起來!

歐吉桑問我說,我來日本都還習慣嗎?看我日文講得還不錯是待多久了呢?

一貫的對話內容,不管怎麼樣日本人都一定會先稱讚你日文說得很好(但是不是真心話...摸摸自己良心,我都當是客套XDD)

我:已經在日本三年多了,日文還是說得不夠好,尤其是敬語很難...有時候常常在寫信給客戶的時候,覺得很困擾。

歐吉桑:敬語啊!敬語是真的很難,不光是你,其實連我們日本人都搞不清楚,甚至書信往來看不懂對方意思的,都很正常!
所以我們才會要花很多時間在「確認」對方的真正意思。哪怕收到email~還是得再打電話過去向對方確認、再確認呢!


聽到這段話,我內心不自覺「驚」了一下...什麼!!原來不是只有我日文程度不夠的問題而已喔!?

我:原來確認再確認的真正原因是這個啊!我一直以為是日本人工作很謹慎小心,所以才會一而再再而三的重複一樣的事情。

歐吉桑:確實聽起來會覺得日本人做事很「慎重」,不過其實背後揭開來看是在於大家無法百分之百確認彼此想要表達的「真意」。
為了避免弄錯,才會這麼謹慎!雖說email或fax都是形式上為了留下「證據」、「紀錄」,最終還是要電話聯絡的

內心OS很想罵1000萬句髒話覺得日文怎麼可以這麼難...難到連日本人自己都沒有把握成這樣...到底是要逼死誰?!?!囧

就這樣邊吃邊聊邊喝...每一串剛炸好的炸物都好吃到一個爆炸!因為不知道下一個登場的會是什麼...更讓人無限期待!
而我們的話題也從日文、工作,進入到「人生哲理」階段了。

歐吉桑:我覺得現在的人很在意「Give」(得)和「Take」(施)是不是能達到平衡,所以才會為此所困。
在以前像我們這把年紀的人,都是「Give」、「Give」、「Give」。對我們而言付出是很正常的,而不斷持續地付出,
是因為我們有能力做,而做得更多!
我們不會去想哪時候才能得到「回饋」或「回報」,如果真的出現了,那是一種幸運!
卻不是理所當然或應該的。

不過現代人很容易自我比較起「Give」(得)和「Take」(施),所以內心常常感到不平衡。
常常覺得...為什麼我這麼努力了,這麼拼命了,結果卻只拿到這麼點回報。不過你們有曾想說努力的標準,在自己看來是「達標了」;
但公司的角度?主管的認知?雙方的「標準」是不是在同一個點上?很多時候就是這個點的落差...才會使人痛苦啊!

所以不必去想著什麼都要1:1,專注在付出上,等到你做到某個程度,到了某一天,自然會得到相對的,合理的認可。


歐吉桑的這番話...不禁讓我深思了一下...
自己是否也在「Give」(得)和「Take」(施)中迷失了呢?
雖然不求要獲得對等的待遇,但確實這兩者間的落差過大時...誰不曾感到失落...
或許是那份得失心太重,而使得內心無法安定平衡的這套論點來看,確實有著極高的合理性。
卻也不難看得出...日本人相當內斂的性格。


偶而。吧台的一人時光
是一種放鬆,一種學習,和一種體悟和僅此一夜的難得經驗呀!

arrow
arrow

    步小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