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兩個月、四個月到半年!
「被迫」留在現地的時間,越來越長!
這不僅和最初商量的完全不同,還何止不一樣勒!
我內心不禁生出了「受騙上當」的負面情緒。
雖然理性不斷告訴自己,在疫情中,身為零貢獻的一員,沒被廢部,也沒被FIRE,是該感到萬幸了。
只是多少還是會無奈,自己成為任人宰割,沒有多餘選擇權的小社員。
所以我和中國前輩聊過後,決定要再和部長和本部長協議現地支援的長度。
對支援那麼反感,除了工作內容完全不同以外,由外而內的壓力,像是年輪蛋糕,一層裹著一層,差別在捆滿苦澀而不是甜蜜。
第一層苦澀,叫做「外人難融入」。
雖說,大家都是同家公司的員工,但每間飯店的辦公室,還是有它獨特的風格,
每到現場,都會有種無法用言語形容的「格格不入」。
彷彿踏進辦公室瞬間,空氣自動生成肉眼看不到的防護罩!
儘管與日本人相處,本來就有道隱形的牆隔著!但與現地的同事共事,擋在我們之間的,宛如遠方山間要塞、堡壘,不可侵犯!更像雙手可以碰觸,雙腳卻跨不過的,頂天高牆。
不難理解,我們只是來個三五天、一個禮拜,「沾醬油」,大家沒有多餘心力,顧慮你這個外來客,更何況你還不是「客」勒!
第二層叫做「有家歸不得」
雖然因為工作關係,一年有一半時間不在日本,貌似可以自詡為「四海為家」。
但實際上,正因為頻繁出差,才更感受到「家」的重要性。
尤其是在飯店常常睡不好的我,扣除在飛機上昏迷補眠的時間外,總要等到真正回到家,肺裡吸入滿滿熟悉的味道?(灰塵?),緊抱我的維尼熊,才能完全放鬆,進入深度睡眠。
再加上,去年在清里高原飯店幫忙兩個多月,讓我人生初次深刻體會到,當你每天移動範圍只有公司和宿舍,是多麽有害身心的驚悚事實!!!
當你的大腦、身體和心沒有辦法透過環境,正常啟動「開關機」鍵,真的會讓你非常懷疑人生,怎麼活得像台工作機器???!!!
第三層是「當吃飯僅剩攝取營養」
如果有在發囉我的老朋友,應該都知道我是個超級吃貨,花錢在吃上面真的不手軟。
這是我的生活樂趣,也是我享受生活的一種方式。
但在清里的那兩個月,每天再怎麼吃,都是便當!中午也便當!晚上也便當!(雖然有免費供餐,還是值得感謝的)。
可仔細想想,自己以往在東京,頂多偶而加班到很晚,偷懶不想煮飯,才會買便當回家,但吃便當的次數,平均一個月恐怕不超過兩次吧!
但光在這兩個月,我就嗑掉120個便當,你就知道我有多麽不想看到便當這個「物體」了吧XDDD(我可能把這輩子吃便當的扣打清光了)
所以,去年下半年,重返東京生活後,過去那個或多或少,還會瞄一眼超市或便利商店便當區的我,直至今日,根本就是完全「閃」過,眼不見為淨!
但縱使再怎麼討厭便當,身體本能為了生存,還是會感到飢餓,還是得覓食!
當吃飯對我來說,變成草草把飯菜塞進嘴裡,單純攝取營養時,這份生不如死的痛苦(有沒有這麼誇張!?想想那些沒飯吃的難民們~這樣對嗎?),讓人非常鬱卒!!!
寫著寫著,覺得再這樣列舉下去,可能要寫成「長恨歌」,讓我就此打住吧!
總之,基於種種理由,我和中國前輩和直屬上司和本部長交涉後,本部長同意讓我們「一個月」輪流交替,在東京和長野飯店兩地工作。
(殊不知,這竟因此埋下了另一場糾紛的導火線,之後再找時間慢慢更新告訴你們吧!)
我和前輩便這樣,踏上了漫長的長野支援之路。
那些出發前的不安,過去不愉快的經歷,總會如影隨形,變成緊緊纏在我們身上,阻撓我們伸展的藤蔓。
就像《哈利波特神秘的魔法石》裡的「魔鬼網」一樣。越想掙脫,反而越纏越緊。
但我在這裡,要深深感謝,在這場漫長的支援中,現地出現好多如「妙麗」般存在的對象。
揮舞魔杖,發動魔法點燃火焰,不只幫我脫困,還替我照亮了眼前的黑暗。
我們會被派到長野的這家飯店支援,除了因為本社業務受影響外,最主要是在現地的兩個中國妹妹即將離職回國。
因為櫃檯人手吃緊,所以我們才會被安排到現場救火。
從未做過櫃台工作的我,真的是從零開始,還好兩個中國妹妹非常熱心指導,不只在工作上,就連生活面,也得到他們很多溫暖照料。
像是剛進山裡,明明已經都五月了,蓼科這一帶還像寒冬,冷到讓人顫抖,看到我和中國前輩一身輕薄裝扮,她們立刻拿了好幾件厚外套給我們。
可能是出社會久了,深知沒人出手幫忙,才是理所當然!
所以對她們的舉動,倍感溫馨!
前台女主管更是對我們百般呵護!
知道我們的本業是營業,為了讓我們可以更了解飯店周遭環境,增加相關知識,只要放假ㄧ有時間,就會開車載大家到處見學!
就算她本人很忙,也會拜託導遊K先生帶我們去走走。
(K先生帶我們去的初夏白駒池、美ヶ原高原、天皇去過的絕景咖啡店,我都有分別寫成文章和上傳影片,有興趣的可點連結喔!)
以往來飯店出差,總是停留在飯店幾天而已,連稍微到附近轉轉的閑暇時間都沒有。
現在突然多了大把時間,可以慢慢認識飯店附近的觀光景點。
也因為女主管這樣的安排,給了我想要好好拍片紀錄的靈感。
雖然剛開始的出發點,是為了作為未來到海外營業用的素材,但後來親身感受到長野的美,被深深撼動!
覺得這裡的一切,值得讓更多人認識,所以轉而開始上傳到自己的YouTube頻道。
(原先猶豫要不要經營YouTube超久的自己,就在今年開台了!現在想想,如果沒來長野的話,我可能就空有帳號,放個一百年也不會用吧XD)
多虧了大家這麼友善和熱情的對待,苦澀年輪蛋糕第一層「外人難融入」,剝離了!
雖然身為飯店業一員,但我必須非常慚愧地說,自己常常在下榻的飯店失眠。
但這次支援,不知道是不是因為被安排住在飯店內的宿舍(其實也就是一般客房改為寮用),就在中國妹妹隔壁。
無形中的安心感?讓我久違地享受到住在「家」以外的地方,也能好好睡上一覺的無比幸福。
在比我東京租屋處大兩倍的飯店宿舍生活,至少是個「好開始」的象徵。
泡溫泉,還進而成了我「非日常」的「超日常」享受。
身為台灣人,基於從小受的「節約用水」教育觀念,大概都不大會有什麼泡澡習慣,
但來日本,初次體驗光溜溜泡完露天溫泉後,卻讓人徹底上癮。
特別喜歡泡在溫泉裡的身體逐漸升溫,同時,露出水面的部分,被涼爽空氣中和熱度,在體內揮發成剛剛好的放鬆感。
外加映入眼簾的美景,體感和視覺的刺激,不僅是為一天結束帶來完美的ending,更是迎接一天開始充滿元氣的opening。
早晚泡溫泉,成為我上班前,下班後的生活小儀式之一。
不過在飯店工作,因為朝夕與客人在相同空間活動,公私領域使用上,還是要謹慎劃分。
現在多虧疫情「戴口罩」遮住臉,所以不用擔心去泡湯會被客人一眼就認出來
但原則,還是要選在沒什麼客人的時間再去就是了。
所以在這段期間,我仔細鑽研、推敲出一套大浴場沒什麼人的時間表,像是早上7:30~8:30大家都在吃早餐的時間之類的...
結果!!!屢試不爽,經常被我成功包場,把大家共用的大浴場,變成個人的露天私湯。
我慢慢找到屬於像是「在家」的生活樂趣,擁有屬於自己的生活步調。
苦澀年輪蛋糕第二層「有家歸不得」,被我喬成了打造「第二個家」!
而第三層由苦變甘的故事,下一篇再讓我慢慢敲鍵盤寫給你看吧!
~未完待續~